设为首页加入收藏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首页 » 王韶文化 » 正文
  • 关于召开第二届中华锹溪王氏联谊大会的通知
1
北宋名将德安锹溪王韶

北宋名将德安锹溪王韶

来源:江南都市报  作者:见习记者黄声兰、记者王平

——德安的杨门虎将

 

落在地上的人物雕像的头部

 

墓室壁画

    近日播出的电视剧《穆桂英挂帅》,收视率颇高。小说《杨家将》中的传奇故事人尽皆知,传奇中的穆桂英英姿飒爽,为国征战沙场,是中国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杨家将是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以演义、话本、戏剧等形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它对北宋前期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加以演义,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动人事迹。杨家将忠义爱国的精神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在九江德安县,也有这样一门忠烈,那就是北宋名将——德安锹溪王韶。
 
忠肝义胆,锹溪王一门忠烈

    德安锹溪,是一个古老的地名,环境幽雅,山水秀丽,居地规雅,竹木成行。它有着古老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有源远流长的社会和科学文化研究的背景,是锹溪王氏的摇篮。说起北宋年名将王韶,那可是德安锹溪的名人。
    据《宋史·王韶传》中记载,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人,即现在的今江西九江德安县人。第进士,调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
    据中国文史出版社的《话说德安》中记载,王韶,北宋名将,为国征战沙场,千里奔袭胡羌,屡出奇兵。王韶的二儿子王厚,也称二郎,胸有韬略,作战勇猛,随父在外征战,多有建树。二郎大战赵怀德的故事也由此而来,据说当时羌人为了纪念王二郎的仁义与保荐,表示与中原永久交好,把当年驻军的高山改名为二郎山。新中国的第一条进藏公路就从这里翻山而上。王韶的第十三个儿子王寀,五岁朝天子,是北宋神童,拍案惊奇,也在当时被传为传为一段佳话。值得一提的是神童王寀的故事还被明代凌濛初收录进了他的《二刻拍案惊奇》。
    王韶祖孙三代一门忠烈,相继挂帅征西,为大宋开拓西部疆土竭尽全力。他们的故事在当时民间广泛流传,堪称是德安的《杨家将》。

 

王韶图象

 

无头人物雕像


 
精忠报国,献《平戎策》

    据《宋史·神宗本纪》中记载,北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正月,英宗驾崩,神宗即位。当时,北宋政府积贫积弱,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关于这一时期的形势,王夫之在《宋论》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君饰太平以夸骄虏,臣立异同以争口舌,将畏猜嫌而思屏息,兵从放散而耻行枚。率不练之疲民,驭无谋之蹇帅,……则不能得志于一战而俯首以和,终无足怪者。神宗皇帝即位时,年方二十,励精图治,将大有为……雪数世之耻
    因此,宋神宗在即位的第三年(公元1069年)就果断地起用早负盛名的革新派人士王安石,任命他为参知政事,着手改革变法,以改变北宋王朝逸豫因循、贫弱不振的现状,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正是在这一变法图强的形势下,王韶向朝廷提出了他的三篇《平戎策》。
    由于《平戎策》既正确分析了熙河地区吐蕃势力的状况,更提出了解决北宋统治者最急迫的西夏问题的策略,其目的和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派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张相一致很快,王韶的《平戎策》上奏以后,其主张和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视和采纳。
    现代知名作家侯川在他的作品《王韶<平戎策>及其经略熙河》中评述,尽管后来王安石变法以及由王韶主持的熙河之役失败了,但在进行熙河之役的过程中,促进了甘肃及青海地区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畅通丝绸之路,加强各民族团结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谜一般的古墓壁画

    在德安锹溪当地还保留着部分名胜古迹文物,如王偞之始祖古墓经历了1300余年依旧保存完好。王韶公古墓及他的杨刘二夫人合墓,同葬敷阳山脚下。这些在当地是一处极具有人文气息风景点,也为后世考古提供了历史研究、参考信息。
    早在2006519日至20日,本报曾经报道过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德安县成功发掘出了在江西省乃至南方地区罕见的宋代彩绘壁画墓。墓室中的壁画精美绝伦,震惊世人。
    壁画文物的高价值毋庸置疑。据当时德安县博物馆副馆长周迪人分析,古墓里的壁画,很有可能是北宋时期德安书画家王采所绘。原因是王采醉心于书画,且这座古墓附近曾发现了王采父亲王韶的墓。但它究竟是何人所作呢?至今仍是个谜。
 
寻根德安,传承忠义精神

    锹溪王氏先辈保家卫国的事迹,为世人们所称道。他们的后人成立了锹溪王氏文史研究会,传承先辈留下的精神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中,家谱、祠堂就是对文化传承的档案,家族文化就是一条精神纽带。为了让大家更方便的了解有关锹溪王氏文化,锹溪王氏文史研究会还特地建设了一个网站。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网站的负责人竟是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王定钊。起初这个网站刚接下来的时候,心头很茫然,怕自己年纪轻做不来,但经过长时间的接触,让自己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了,先辈保家卫国的事迹,让我觉得骄傲,但他们身上的忠义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王定钊笑着告诉记者。
 
石翁仲保护不够,石像被毁

    记者随着中华锹溪王氏文化研究会一行人来到了聂桥镇芦溪村敷阳山脚下,远远便听见山上的采石场的机器轰隆作响,尘土飞扬。据中华锹溪王氏文化研究会会长王贤勇介绍王韶的杨刘二夫人合墓就在半山腰上。采石场附近杂草丛生,隐约可以看到有两座石翁仲伫立在杂草中。王贤勇告诉记者,这两尊石翁仲在当地已经有拥有千年的历史了。而附近的杂草上都落满了厚厚一层灰。经过仔细观察,人们看到靠近采石场的那尊石雕的头像已经没有了。入山的小路由于采石场正在施工采石也被堵住了,记者跟随研究会一行人横穿草丛,并在杂草丛中找到了那尊被毁坏的人物雕像的头部,雕像的头部横倒在地上,上面落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眼前的景象让现场的每个人都深感痛心。随后,村民们便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
    同时,记者也查阅到了1987年德安县人民政府下发的有关文物保护的文件,文件中将王韶妻墓及石翁仲列为德安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据墓周围50米均在保护范围之内。今年清明节来的时候,两尊石翁仲还是都是好好的,今天再来看看,哪知道就成了这个样子,王贤勇看到石雕被毁,心里很难过,同时他也十分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文物保护的意识并予以有效的保护。

保存 | 打印 | 返回